春天来了,天气多变,对于免疫力较低、肺功能受损的肿瘤患者来说,咳嗽、气短等症状容易加重。近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联合省卫健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采访了湖南肿瘤医院胸内一科主任医师张乐蒙,为肿瘤患者带来了一套简单易学的呼吸训练方法——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这两种国际公认的肺康复核心技术,不仅能提高通气效率,还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腹式呼吸:让膈肌动起来
腹式呼吸是通过调动膈肌来增加肺活量的一种训练方式。张乐蒙主任建议,初学者可以从半卧位或坐位开始练习,背部垫上软枕,双膝微微弯曲以放松腹部肌肉。双手分别放在胸骨下端(左手)和肚脐周围(右手),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呼吸时腹部的变化。
具体步骤:
1.吸气:用鼻子缓慢吸气3-4秒,同时感觉腹部像气球一样向外膨胀(右手被顶起),胸部保持不动(左手无移动)。
2.呼气: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的形状,用嘴慢慢呼气6-8秒,同时收缩腹部肌肉(右手随腹部内陷下压)。记住,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一倍左右(比例1:2)。
刚开始时,每天练习2-3次,每次5分钟即可。随着熟练度提升,可逐步延长至10-15分钟。如果刚做完化疗或患有放射性肺炎,建议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免膈肌受压引起恶心。
缩唇呼吸:把废气排干净
缩唇呼吸是一种通过调整呼气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潴留的方法。张乐蒙主任表示,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气短明显的患者。
基础动作:
1.吸气:闭上嘴巴,用鼻子深吸气2-3秒,舌尖轻轻抵住上颚,确保空气直达肺底部。
2.呼气: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4-6秒,力度控制在能将15厘米外的蜡烛火焰吹偏但不熄灭的程度。
为了更好地掌握技巧,初学者可以尝试“吸管法”:将吸管插入装有5厘米深水的杯子中,呼气时观察是否有连续气泡产生。熟练后,还可以使用专业设备如阈值负荷呼吸训练器,设置阻力为最大吸气压的30%-50%。
需要注意的是,练习过程中要避免耸肩代偿和呼吸过快。如果肩膀抬高,可以用弹性绷带固定肩关节;如果频率过快,配合节拍器控制在每分钟6-8次。
序贯训练:效果翻倍
张乐蒙主任推荐采用“序贯训练法”,即先做5分钟腹式呼吸激活膈肌,再衔接10分钟缩唇呼吸排出废气。每周逐渐增加5%的训练时长,目标是达到单次连续训练30分钟。
如何判断训练是否有效?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评估: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提升超过10%;
训练后血氧饱和度(SpO2)提高2%-3%,日常活动后SpO2不低于92%;
日间干咳次数从每小时10次以上减少到5次以内;
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超过50米。
坚持规范训练,患者的潮气量可提升30%,呼吸功耗降低15%。张乐蒙主任建议,每位患者都准备一本《呼吸训练日志》,记录训练时长、SpO2变化及症状评分,以便复诊时医生根据数据优化方案。
通过春季的系统性训练,不仅能让呼吸更顺畅,还能为全年抗肿瘤治疗打下坚实基础。正如张乐蒙主任所说:“科学的呼吸训练,就像给身体注入新鲜氧气,让患者更有信心迎接每一天。”
初审:仇珺
复审:马林虹
终审:袁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