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惯性导航:帮士兵看透战场迷雾

2024-03-08 02:47 作者: 来源: 江声 263022 次阅读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不依赖任何外部信息,也不向外辐射能量的自主式导航系统。近年来,由于搭上了激光陀螺等战略前沿技术的“顺风车”,惯性导航正迎来跨越式发展。

惯性导航是导弹常用导航方式.jpg

惯性导航是导弹常用导航方式 

“千里点穴”

  目前,惯性导航系统可分为平台惯导和捷联惯导两大类。在捷联惯导大行其道之前,平台惯导是最早得到应用的导航界“老前辈”。美中不足的是,平台式惯导系统不仅体型硕大、可靠性差,而且维护保养费用昂贵,这大大限制了其在残酷战场环境下的生存空间。

  捷联惯导系统是在平台式惯导系统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无框架系统,主要由陀螺仪、加速度计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相比平台式惯导系统,捷联惯导只要一枚小小的芯片就足以“掌控”一切姿态数据,是各类飞行器遨游空天的“指路明灯”。目前,美国的军用惯导系统捷联模式占比已接近90%。

未来,依靠捷联惯导系统实现“千里点穴”已不再是痴人说梦。

惯性导航是导弹常用导航方式1.jpg

惯性导航是导弹常用导航方式

一击制胜

  随着各类武器系统逐渐向自主、长航时方向迈进,惯性导航技术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目前,中程空空导弹、中远程地空导弹和各类型反舰导弹都相继采用捷联惯导制导模式,并取得重要进展。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捷联惯导系统就无懈可击。惯性元件固有的漂移率会造成导航误差,且误差存在随时间积累而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对于既要长时间飞行又要高精度定位的作战装备而言,是致命的缺点。因此,现有的导弹、飞机等武器平台多采用指令、卫星导航等组合方式对惯导系统进行定时修正,显示出“强强联合”的优势所在。

  未来,以捷联惯导系统为主、其他导航系统为辅的新型组合导航系统,可弥补单一导航系统在高精度军事行动中的先天不足,将为确保未来作战一击制胜,提供具有良好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的高精度导航。

初审、一校:胡慧亭

复审、二校:孙世奇

终审、三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