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人物 > 正文

九旬院士“一站到底”令谁脸红?

2024-03-08 03:42 作者: 李思辉 来源: 中国科学报 104655 次阅读

9月16日,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教授杨士莪再次走上讲台,为本科生开讲《振动与声基础》第一课,“站着讲”。媒体报道,从教70年来杨士莪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被誉为“一站到底的院士”。

九旬院士“一站到底”给本科生上课,不仅受到学生热烈欢迎,也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舆论盛赞老院士以“一站到底”的师者风范,为学生点燃科研报国的梦想,这种言传身教如同一面行走的“旗帜”。院士大多是某个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往往承担着很多重大科研任务,即便不能亲自上课也没有谁会苛责。老院士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用心启迪培养学生,是一种真心爱讲台、爱学生、愿育人的体现,展现了一个老师的纯粹。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汉大学的测绘学“院士天团”。“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历届本科新生的基础课,从1997年9月开始,20多年来,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李建成等7位院士先后加入教学团队,为本科生共上一堂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道景观。去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迎来82岁生日。他说,这一年他最开心的事,不是获得各种奖励,而是教师节当天在讲台上度过——当天李德仁正准备开讲“测绘学概论”,谁知,台下200多名大一新生一起唱起了《感恩的心》,并向他献上鲜花,李德仁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师给学生上课,不是应该的吗?”

诚如斯言,老师给学生上课,本就是应该的。大学里院士也好、教授也罢,撇开各种头衔,老师终究还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者的本分。不论是学有大成、盛誉加身,还是身居高位、众星拱月,内心始终保持一份学者的本色,始终不忘作为一名老师的身份,尽最大可能为教书育人、为激励后学多做一些事情,正是一种为人师者的应尽之责。反观现实,一些人在狭隘的名利追求中迷失了方向。

比如,在一些大学里,讲台上一度几乎都是年轻老师,一些学术上稍有造诣的老师成天忙于做项目、发论文乃至走穴捞金,在部分高校甚至出现“教授需要给本科生上课吗”之类的争论,很多人认为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是“大材小用”。殊不知,大学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最基本的一环,是各学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有的大科学家、高龄院士尚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一些年富力强的教授、副教授怎么就“瞧不上”?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2021年初,教育部又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要求“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论文指导等纳入本科教育评估”。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当前我国高校的教授、副教授上课比例总体上已有大幅提升,但依然存在不同学校落实情况不均衡的问题,有的老师课虽然上了,但备课没用心、质量没跟上,离人们的预期还有距离。

“大学”首先是一个学习场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责中,人才培养是第一职责。当前,各大高校应继续严格落实教授、副教授上课制度,在具体考核上真正把教学成效摆在应有的位置、使之占据应有的评价比重,同时尽可能压缩开会、报销、评估、考核等事务性工作,让教授、副教授有更多时间备课、上课。另一方面,“年轻的教授”也应自觉向老一辈学习,恪守“教书育人”这个本分,自觉把更多时间和精力向教学一线倾斜。

回过头来看,讲台上,受到学生们“团宠”后李德仁院士的“不好意思”,该令多少瞧不上“给本科生上课”的人不好意思!讲台上,坚持“一站到底”的杨士莪院士,不仅给年轻学子上了一堂精彩的专业入门课,也给很多为人师者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不论眼前多么浮躁,当老师的努力把学问做好、用心把书教好,就不会失了本分、忘了初心。

初审:吉    映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4湖南省科协年会分会场论坛|光学与生物学跨学科融合——走向智能的低碳健康人居光环境专题学术论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