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Up(); } });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生活 > 正文

“为下一代添蓝”,注重妇幼群体呼吸健康防护

2024-09-20 00:53 作者: 来源: 中国妇女报 58108 次阅读

近日,2024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为下一代添蓝”空气-气候-健康科普活动在北京举行。每年的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2024年主题为“现在投资清洁空气”。本次活动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科普活动现场发布《“为下一代添蓝”妇幼人群如何应对空气污染科普手册》(简称《科普手册》)。 《科普手册》由活动主办方共同编制出品,主要面向新生代父母,旨在提升其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的认知,提高其采取行动、做好防护的能力,切实保障妇幼健康。

我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降低了儿童健康风险指标

相比于一般人群,孕产妇、胎儿和婴幼儿因处于特别生理时期,是空气污染暴露的易感人群。

《科普手册》介绍,从怀孕的胎儿期到宝宝出生后的2岁,这是生命早期1000天,是空气污染的高度敏感时期,许多生理系统正处于发育和成熟的关键阶段。在婴儿时期,由于环境空气污染引起的症状或健康状况可能导致儿童时期严重疾病的发展。生命早期遭受不利环境暴露或不适生存条件将决定其一生的健康状况。

在儿童时期,儿童每公斤体重所吸入的空气质量较成年人高。同时,儿童呼吸系统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尚不成熟,若受到空气污染,易对身心健康带来损害。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发布的《全球空气状况2024》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70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与空气污染暴露有关。空气污染成为该年龄组儿童早逝的第二大风险因素,仅次于营养不良。

基于长期的科学研究,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薛涛提出,从保护妇幼健康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仅仅要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要尽早行动起来做好防护。

新生儿的孕育和健康不仅关乎个体生存质量,还关乎家庭、社会和民族未来福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提高妇幼人群健康水平尤为重要。

在深入研究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时,薛涛团队应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经典方法,重点关注了孕期和儿童期两个关键阶段——孕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可能会增加胎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出生后的儿童则可能面临PM2.5导致的下呼吸道疾病。尽管有证据显示二氧化氮暴露与儿童哮喘等疾病有关,但全球疾病负担报告在定量评估后认为其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未将其纳入最终结果。

“在中国,我们通过分析PM2.5的改善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发现空气质量的改善显著降低了儿童健康风险指标,由此导致妊娠期增加0.4天、出生体重增加29克。再如,PM2.5导致5岁以下呼吸疾病死亡数迅速降低,相关负担降低了82%。”薛涛进一步表示,这些积极变化不仅归功于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还与妇幼保健服务的提升和新生儿数量的减少有关。

妇幼人群做好空气污染健康防护的具体举措

在日常生活中,妇幼人群的健康防护,要从了解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知识开始,再到采取有效的防护方法、做好应对,《科普手册》传递了诸多科学且实用的防护措施。

做好科学的预防与防护,识别空气污染状况是第一步。

首先要学会“查”,查询空气质量指数(AQI)。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旨在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AQI数值越大、级别越高,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也越大。

当AQI为0~50时,环境空气质量为优;当AQI为51~100时,环境空气质量为良;当AQI为101~150时,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当AQI为151~200时,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当AQI为201~300时,环境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当AQI为>300时,环境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在识别空气污染状况后,可以按照不同类别采取相应的健康保护措施。优良天气时,除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大众均可开展正常户外活动。轻度和中度污染时,儿童在内的敏感人群应减少或避免长时间、高强度户外锻炼。重度和严重污染时,儿童在内的敏感人群应停止户外运动,留在室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建议,在重污染天气时,儿童、孕妇应当留在室内,必要外出时,应当佩戴带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回到家中要及时更换衣物、清洗面部、鼻腔以及裸露的皮肤。

除以上重点内容外,《科普手册》图文并茂,还以易读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个人如何采取行动,减少空气污染、减缓气候变化等知识点。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刘晓红认为,空气污染对于妇幼群体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普及。不仅要将科普带到临床一线,还要进一步融入预防出生缺陷的检查中,尤其是针对婚前与孕前的一级预防中。

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蓝天保卫战”)等政策文件和措施,有力推动空气质量大幅改善。研究显示,通过“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的实施,PM2.5和臭氧暴露水平下降,“大气十条”期间预期寿命增加约2个月,“蓝天保卫战”期间预期寿命增加约4个月。

初审:仇珺

复审:马林虹

终审:袁志宏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4湖南省科协年会分会场论坛|光学与生物学跨学科融合——走向智能的低碳健康人居光环境专题学术论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