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种表皮呈黑色的梨子“藏乌梨”成为水果市场新宠。有商家称,“藏乌梨”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不少人将其作为送礼佳选,或特意买给孩子和老人食用。市面售卖的“藏乌梨”价格不菲,其售价高达每公斤14~62元,较之普通梨价格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
有商家宣称,“藏乌梨”系“世界之巅、川藏特产”,“喝雪水,强日照”“清甜无渣”,产自西藏高原,是名优果品等。因是在高原种植,紫外线强烈,所以果皮呈现黑色。然而切开后,普通梨和“藏乌梨”相差不大。专家提醒,市面上所售的“藏乌梨”,实际上都是由普通梨经过人为高温处理加工制成的。
“藏乌梨”多为普通梨高温加工而成
长期进行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主任王文辉介绍,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可以让普通梨达到“藏乌梨”的黑皮效果。一种是冷冻技术,就像是北方冻梨。但这种技术容易使得梨冻伤,因此推断市面上出现的新鲜的黑皮梨,大概率不是通过冷冻方式呈现黑色。第二种方式,是短时间的高温热处理。“我们经过试验,这种短时间高温热处理方式能够有效让梨皮变黑,且不影响果肉。因此,我们推断现在市面上的黑皮梨,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黑皮效果。”王文辉说,如果是用这种方式处理的黑皮梨,食用后对健康不会有影响。
一位水果采购商透露,市面上的“藏乌梨”实际上大多是当地普通梨,经过加工伪装而成。
“藏乌梨”到底产自何处?
3月中旬,记者致电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一工作人员称,目前没有听说过“藏乌梨”这一水果。当地只有林芝、甘南地区生产苹果,梨的产量更是稀少,几乎不可能大量运往全国销售。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梨种质改良课题组组长薛华柏介绍,中国梨产业的科学家在中国各地采集过200余份种质资源,都没有发现原生的黑皮梨物种。此外,西藏只有林芝及附近海拔相对低的地区生产苹果和梨等水果,由于紫外线强烈,苹果表皮会呈现紫红色发黑的现象,但果皮能达到纯黑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波也表示,“藏乌梨”这一品种并不存在。通常情况下,只需将普通梨用高温水烫一烫或者低温(冷冻)处理,就能使其形成黑皮,但“藏乌梨”果肉没有被破坏,很明显是经高温制作而成。
业内也有人认为“藏乌梨”系染色而成,但王海波推测可能性不大。他表示,采用高温处理的方式,成本更低且操作更为便捷,食用后也无安全风险。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没必要采用染色手段。
多达30倍的价格差,已开始扰乱种苗市场
“藏乌梨”的价格远高于普通梨。记者从电商平台随机选取了10家水果店铺售卖的“藏乌梨”进行价格统计发现,单价最低的是每公斤14.62元,最高达到每公斤63.2元。其最高售价是普通皇冠梨货源批发价的29.5倍,雪花梨的30.68倍,砀山酥梨的34.35倍。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平台上竟然出现了“藏乌梨”种苗的销售信息。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不少商家正在售卖所谓的“藏乌梨”树苗。其中,一家店铺在其宣传页面上赫然标注着“嫁接正宗‘藏乌梨’树苗”等字样,销量已超过1000单,店内单棵一年生树苗的售价高达118元。
行业人士透露,一些苗商会用玉露香梨的苗木冒充“藏乌梨”苗木出售给农户,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还严重损害了农民种植水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藏乌梨”市场的乱象已从产品端蔓延至种苗销售环节,亟需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以保护消费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针对部分商家宣传“藏乌梨”有“润肺止咳”功效,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赵朋乐表示,“藏乌梨”作为普通水果,其宣传的“润肺止咳”疗效属于虚构商品功效,是典型的虚假宣传。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截至目前,并无正规科学研究能够证实梨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人们食用梨后能缓解嗓子不适、咳嗽等症状,仅仅是因为补充了水分,并非梨中含有特殊成分。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