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因一张“生死契约”而闻名于世。
迫不得已“大包干”
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外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今小岗村)的18位农民相约在严立华家,一个个表情凝重。陈旧的木方桌上,摆着一张薄纸。薄纸上是由村里读书最多的副队长严宏昌起草的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坐牢、杀头……多么悲壮凄凉的字眼,勾勒出当时的严峻形势。在当时,将集体耕地分至各家,那就等于和政策对着干,无异于将身家性命系于一线!严宏昌向众人宣读完契约后,队长严俊昌说:“大家没什么意见的话,就按手印吧!”众人知道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但已经穷得日子过不下去了的农民,仍然义无反顾地按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令庄稼汉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一举动,撞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大包干”立竿见影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干多干少一个样,平均主义大锅饭,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农民对种地失去了信心。1976年,小岗生产队全年人均口粮仅115公斤,人均收入32元,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穷则思变。大伙儿商量来商量去,“分地”是唯一的办法,倒多大霉,也要这样搞!
包产到户明晰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释放了农村生产力。1979年风调雨顺,秋天全队粮食总产达6.65万公斤,等于以往四五年的产量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小岗村不仅不要再吃返销粮,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上交了公粮,并且家家户户还有余粮。
大包干上了“全国户口”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小岗村分田到户的事不久就“败露”了。1979年1月、4月,连发文件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队长严俊昌被叫去问话,回来后说,公社要求将土地并回去,否则返销粮不再发放,生产贷款也不给批了。“不给就不给”“咱就这样干了”……大伙儿横下一条心,绝不走以往老路!
风口浪尖之际,时任滁县(今滁州市)地委书记王郁昭以极具担当的魄力给予了小岗村极大的支持。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亲自到小岗村调查,以非凡的政治胆识,为“大包干”上了个“安徽户口”。
小岗村的改革也惊动了高层。1980年9月,人民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大包干从此有了“全国户口”。
小岗村的星星之火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并最终在全国迅速燎原。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