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Up(); } });
您的位置:  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河套平原为什么被称为“塞上江南”?

2024-06-16 18:52 作者:刘瀛璐 来源: 7592 次阅读

在中国历史视野中,河套地位有目共睹,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讲道:“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广义上的河套,指贺兰山以东、晋陕峡谷黄河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的广泛区域,包括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划分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畜牧业和农耕业的一条标准线。居于线之西北的河套却是一个例外,它改变了黄河自古以来的利害局面,创造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奇迹,也凭借养育一方生民赢得“塞上江南”美名。

公元前214年,秦在黄河东岸的阴山一带设县,公元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至富平县等地,实施移民屯垦,拉开了宁夏平原大规模水利建设和农业开发的序幕。两汉之际,冶铁技术进步为兴修水利提供了先进工具,刺激了灌溉事业的发展。到北魏年间,薄骨律镇(今宁夏吴忠古城湾一带)镇将刁雍着手发展当地灌溉工程建设,开艾山渠(渠首位于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并在其渠首筑坝;此外,他还制定了1年4次的节水灌水制度,跟随四季节气充分灌溉的同时,还考虑到定期放水洗碱,保证农田效力的环节,从技术上改进了当地灌溉局面,为“塞上江南”奠定了物质基础。

而鲜卑族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王朝的开发则为“江南”注入精神气质。宣政元年,大批长江下游军民被迁至灵州(即薄骨律镇),因“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使当地之风俗大变,传入了江南生活气息,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的美名传播开来。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4湖南省科协年会分会场论坛|光学与生物学跨学科融合——走向智能的低碳健康人居光环境专题学术论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