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这个汉语成语现在用来比喻才思枯竭、才情消退。它最早的出处是《诗品·齐光禄江淹》,一说出自《南史·江淹传》。“江郎才尽”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诗品·齐光禄江淹》中记载,江淹从宣城罢官回家的路上,在冶亭睡觉,梦见一自称郭璞的人说,自己有一支笔在江淹那里很多年了,要他还给自己。江淹便从怀里掏出一支五色笔还给了郭璞,但他从此以后便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
江淹生于公元444年,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公元468年,江淹被举荐为南徐州(今江苏镇江)秀才,从此以后江淹仕宋、齐、梁三朝,屡经宦海浮沉。到公元505年江淹去世时,梁武帝萧衍为他穿素服致哀。
江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和赋上面,他善于模拟古人,作品都很有个人特色。章太炎先生曾评价江淹的文学“诗章雄丽,赋亦奇崛。文通赋与明远雁行,清丽犹当过之”。那么,“江郎才尽”又是从何时说起的呢?
学界认为,江淹写不出来好文章,或者说不愿意写好文章,大致是从南齐永明年间(公元483年开始的10年左右)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永明体”开始。江淹的诗文大量使用典故,注意辞藻却又不讲声律,当时称其为“古拙”。当时,江淹的诗歌风格与逐渐盛行的“永明体”格格不入。
从史料可以得知,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江淹已经升为骠骑将军,后任升任骁骑将军,兼尚书左丞和御史中丞。南朝的第五任皇帝萧鸾当时还是宰相,对江淹说:“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但江淹却说:“恐怕才小志短,不能胜任。”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江淹多少有点明哲保身的意思。
江淹甚至还说过“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之类的话。由此可见,江淹未必就是真的“才尽”,有可能是他对“永明体”的不认同,也有可能是他本来就想急流勇退。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