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永州市零陵区南津渡街道高山寺社区,竹艺传承人郑海军正在专注地编织着竹马、竹鹿、竹包等一个个竹工艺品。篾条变戏法般在他手中上下左右翻飞,一会儿工夫,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马就在他手中诞生。
近年来,零陵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大力传承和保护非遗物质文化,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光彩,激发新活力。
为了全面摸清非遗资源的“家底”,零陵区成立了专项非遗普查工作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村舍街巷,记录整理了300多条非遗信息、1万余张照片、音视频资料以及文字材料,为非遗的系统性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区已有非遗项目244个,拥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55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04人,涵盖传统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等多个领域。
活化传承辟新径。该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和展示、对外交流以及培训普及活动,让非遗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古城老街、景区景点、学校展馆等公共服务空间,处处可见竹制品、木制品、藤制品等非遗元素的身影。节孝亭非遗体验中心、永州博物馆非遗直播厅、非遗民俗展演厅、永州伯特利文化创作室、绿田野非遗民俗馆等,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的机会,也极大地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游客的参与体验。
零陵区还积极探索“非遗+”模式,将非遗物质文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转化非遗价值,深挖非遗“富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区通过“非遗+文创”的跨界融合,催生了集休闲体验、研学教育、美食文创于一体的多元化非遗产业链。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非遗文创及衍生产品的问世,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该区“非遗+工坊”的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