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笔者走进位于泸溪县达岚镇达岚坪社区的泸溪县君茂种养专业合作社,只见一栋栋钢架大棚依山而建,牛舍里,体形健硕、毛色油亮的肉牛在栏内伸出脖子,摇头晃脑地等待着“开饭”。合作社负责人周云与工人们正在配料车间忙碌,精心为肉牛配置营养均衡的“口粮”。
“我们的肉牛长势快,主要食用本地产的鲜草和干草,辅以本地酒糟和纯粮食喂养。这种天然生态的养殖方式,使得牛肉质地鲜嫩,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周云介绍道。
今年35岁的周云曾在浙江等地务工,也在肉牛养殖场干过技术员。2014年,他返乡开始发展养牛事业,散养了20头本地牛。2015年,他开始转型规模化养殖,引进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品种。
为了做精做强肉牛养殖产业,合作社已建成200亩牧草基地,年产鲜草2000吨,并形成“牧草种植—生态养殖—粪污还田”的绿色循环模式。
通过畅通销售渠道,发展订单农业,2024年,合作社肉牛出栏量达800余头,年产值突破1600万元。致富不忘乡邻,发展不忘带动,周云积极帮扶有意向的乡邻发展养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从个体养殖到成立合作社,从传统散养到规模化经营,周云用10年时间实现了三级跨越。最让他感到骄傲和欣慰的是发展过程中为乡邻们带来的务工收入增加,以及由此带动的一个个家庭走向富裕。
“合作社的养殖场常年固定用工8人,临时用工最多时达100余人。今年,我们计划对牛舍进行改造升级,从原来的8栋扩建至16栋。在养殖规模上,每批存栏量从200头增加至400头,年出栏量预计达到1600头。我们的目标是今年能够带动10户养殖户共同致富。”谈及未来发展,周云充满信心。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