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并应用植物微生物制剂,是保障我国农业生产降本增效、优质安全的重要措施。1月13日,记者从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开发的相关植物微生态制剂,可帮助作物增产提质,对目标病害防治效果达50%~75%,帮助农户亩均净增收300元。
“通常情况下,施用植物微生态制剂的投入产出比为1∶5。”该公司技术总监、正高级工程师张丽霞介绍,目前公司以芽孢杆菌为主,开发了8个系列、32种植物微生态制剂产品。施用植物微生态制剂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将土传病害的发病率降低到20%以下,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商品性。
据悉,使用植物微生态制剂处理后的水稻种子发芽率较高、出苗更快,幼苗健壮且根系丰富。相关产品已经在辣椒、番茄、黄瓜、莴笋、甘蓝、白菜、生菜、南瓜等16种蔬菜上应用,可增产15%~36%;同时,施用植物微生态制剂的土壤更加疏松,便于蔬菜收获。在茶叶、芋头、棉花、烟草、大豆、花生等作物上应用时,产量可增加15%~30%。在人参、三七、山药、当归、重楼、西洋参、黄芪等中药材上应用时,可使商品率提高4%~10%,增产15%~20%。在草莓、柑橘、西瓜、猕猴桃、葡萄、桃、柚子等水果上应用时,植株叶部病害明显减轻,提高了抗逆性,还能使果实甜度增加2个糖度。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生物制剂有望逐渐成为常规投入品。”张丽霞向记者解释,植物微生态制剂的菌株数量多、含菌量高,并不一定效果好。一方面,菌株太多,难以保证质量;另一方面,有益菌才能发挥其相关功效。生物菌剂也不能代替传统肥料或化学农药,要结合相关栽培管理措施,才能确保让菌株在田间定植。植物微生态制剂连续使用三年、田间效果稳定后,可以降低后续使用成本。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