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牛蛙生态化绿色安全养殖模式

2025-03-25 16:31 作者: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来源: 0 次阅读

牛蛙生态化养殖是将牛蛙和作物、鱼、虾等其他物种在同一空间内共同种养,蛙的排泄物和残饵作为营养物质供给其他物种再次利用。稻蛙共作和池塘立体综合养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稻蛙共作养殖模式

(一)养殖条件

稻蛙共作养殖以10米宽、20米长的稻田为一个种养单元。在田的宽边规划出一条宽为1~1.5米的投喂区,该区域不种植水稻,不挖沟渠,其余区域正常种植水稻。在投喂区后3.5~4米处及种养单元四周设置围网防止牛蛙逃逸。在投喂区上方设置防鸟网和遮阳网。进排水管采用PVC管,在投喂区每隔4米设置一个进水管(管径6厘米),另一侧设置排水管(管径10~16厘米)或排水口(50厘米宽),每个种养单元设1~2个排水管。

(二)养殖管理

秧苗返青后,投放50克/只左右的幼蛙,密度为4000只/亩。投喂牛蛙专用配合饲料,投喂时间为每日早上6点与下午6点(日出日落前后),投放幼蛙30天内投喂量为牛蛙体重的2%~3%,30天后投喂量为牛蛙体重的1%~2%。采用流水模式,每个进水口流速为0.2~0.4立方米/小时,稻田水位控制在10厘米以下。水稻选用抗倒伏、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养过程中不进行烤田,插秧前施用基肥,后期不施肥。稻蛙用药参照《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GB/T43508-2023)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日常管理

每日巡查田埂是否完好,进排水是否通畅,防逃和防害设施是否完好。若在种养单元发现敌害动物,及时驱赶。投饲量要适宜,根据吃料情况灵活调整投饵量,天气条件恶劣时应暂停投喂。

(四)稻蛙共作养殖模式典型企业

平和县蛙天下家庭农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秀芦村,以稻蛙综合种养为主,稻蛙菜综合种养面积120亩,2023年水稻亩产约500公斤,牛蛙亩产约900公斤。农场稻蛙综合种养产值约13000元/亩,亩利润约3000~4000元,为稻田抛荒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途径。

二、池塘立体综合养殖模式

(一)养殖条件

池塘立体综合养殖是在大型池塘水面架设网箱养殖牛蛙,水体养殖鱼虾。养殖池塘为常规淡水鱼养殖塘,面积最好在50亩以上,池塘中架设网箱面积通常不超过池塘水面的20%。网箱通常为长方形,大小根据实际情况铺设,便于投饵、观察和收获。网箱高度约60厘米,入水深度10厘米左右,在水深510厘米处设置硬质网格作为牛蛙蹲伏着力点。

(二)养殖管理

池塘上层网箱养蛙,每亩池塘的网箱投放7000~10000只小四脚苗。中下层每亩放养罗非鱼1500尾、花鲢30尾、鲫鱼300尾、凡纳滨对虾1万尾、罗氏沼虾2000尾。所有投放苗种均为经过中间培育的大规格苗种。按照牛蛙体重的3%投喂专用配合饲料,以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模式标准进行增氧跟调水,定期补充微生物和藻类所需的碳源与微量元素。

(三)池塘立体综合养殖模式典型企业

广东泽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牛蛙立体养殖面积约500亩,牛蛙亩产量在5000~7000公斤,罗非鱼亩产约1500公斤,花鲢亩产约100公斤,鲫鱼亩产约100公斤,凡纳滨对虾亩产约100公斤,罗氏沼虾亩产约75公斤,亩产值8万~10万元。公司所产商品蛙没有抗生素残留超标问题。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科普肺结核,益阳市科技馆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