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人工防雹的原理是什么?

2025-01-02 10:49 作者: 昆明云气象 来源: 1 次阅读

人工防雹是我国气象部门服务于地方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工作原理是以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等方式向冰雹云中撒播碘化银等人工冰核,吸附云中的水滴和冰晶,改变冰雹云的物理结构,改善冰雹云的生长条件,使云中的水汽形成降雨落到地面,而不是生成冰雹,从而实现人工防雹。

冰雹从胚胎到形成,至少需要3次上升、下落的反复。上升气流抬升时,它上升;受重力影响,它下降。最初时,冰雹的初始冰核附着在云中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滴,内核的水滴被直接冻成冰,如此上升、下降,冰雹直径碰并增大,形成一层层“冰壳外衣”,当重力已经抬不住它时,它就高速坠落到地面。在冰雹形成之前,气象科技人员通过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等方式,把大量冰晶播撒到乌黑的积雪云中,吸附云中旺盛的过冷水或冰晶,阻止它们相互碰撞而体积变大。这样一来,原来有可能出现的小冰雹就化成雨滴,有可能出现的大冰雹减弱成小冰雹,人工防雹的效果便达到了。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